新闻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新闻动态_
新闻动态_

《时代》最佳发明榜揭晓 超七成中国产品来自深圳

3D打印设备、电池、相机、

手机、耳机、AR眼镜、

太阳能屋顶、便携式空调、

网球训练机器人、电动车、

智能观鸟器……

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特征

就是“深圳智造”





图片

《时代》年度发明榜单



日前,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公布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,中国产品至少43款入选,其中深圳产品31款,占比超中国产品数七成,展现深圳智造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

最佳发明榜单背后

体现“新深代”兴起


10月10日,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发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,共收录36个品类300项突破性发明及100项特别提名。这份榜单被视为全球科创领域的风向标,从2000年开始评选,入围产品由全球编辑、记者提名及线上申报。

中国产品分布在15个品类,其中消费电子类最多,达11款,其次是设计6款、家用产品5款,机器人技术和户外各3款,表明中国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,产业生态较为完善,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。从城市分布看,深圳31款、杭州5款、上海北京各2款、苏州佛山东莞各1款。

深圳产品约占中国产品72.1%,超过七成,约占榜单总数的7.8%,或是入选榜单产品数量最多的城市,展现出深圳智造强大的创新实力和竞争力,也体现了“新深代”企业群体的崛起和深圳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。

记者分析独角兽、瞪羚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以及市级专精特新等上千家深圳企业发现,“新深代”企业是近年崛起的深圳科创新势力,兼具鲜明特质与强劲竞争力。其突出特点包括:成立时间短,市场主导且科技创新引领擅长跨界颠覆,如拓竹科技从3D打印切入,打破传统制造业边界,构建新产业生态;“生而全球化”,如传音控股深耕非洲手机市场。此外,这些企业团队多元、实战导向的组织文化,务实专注的坚守,开放合作的生态思维,以及赛道创新能力,共同构成其核心竞争力。

这些企业的成功,依托深圳独特创新生态: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,政府提供研发补贴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,加之丰富人才与完善产业链配套,为创新筑牢根基。


31款深圳产品入选

“一企多品”现象明显


这次入选产品的深圳企业有23家,包含华为、荣耀、比亚迪、传音控股、华宝新能、安克创新、影石创新、正浩创新、亿色科技、天和荣科技、壹新光电、拓竹科技、韶音科技、东方蓝通讯科技、佰维存储、艾酷力科技、雷鸟创新、库犸动力、德兰明海、奥赢科技、汝原科技、卧安机器人、巴金科技等。

涉及产品有31款,包含3D打印设备、电池、相机、手机、耳机、投影仪、吹风机、AR眼镜、脱毛仪、手表、太阳能屋顶、固态硬盘、便携式空调、割草机器人、网球训练机器人、笔记本电脑、电动车、冷却箱、智能观鸟器等,可谓丰富多样。

比较而言,深企产品背后的企业大小不一、且产品品类更加垂直细分,切中市场某一块核心需求,也更多是硬件创新产品。这些产品的创新设计,不仅体现了深圳企业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实力,也展现了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。



图片

深圳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执行会长周军:“深圳智造出海 正在发生质变”

《时代》周刊的最佳发明榜单,31款深圳产品闪耀登场,这确实令人振奋。这不仅是几家企业的胜利,更是深圳整个智能制造创新生态活力的一次集中展现。


首先,关于生态,深圳有的不是“几棵大树”,而是一片“热带雨林”。

榜单上的企业,既有华为、比亚迪这样的全球巨头,更有无数像拓竹科技、影石创新这样的“新深代”力量。这背后,是深圳独特的生态优势:“政产学研用金”的高效协同。在这里,一个创新想法可以最快速度找到人才、供应链、资金和市场,迅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,再走向全球。这种强大的“新陈代谢”能力和“集群作战”优势,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。

其次,关于出海,深圳企业输出的不再是简单产品,而是“技术解决方案”和“创新范式”。

这次的入选产品,从智能鸟浴盆到3D打印机,清晰地表明深圳智造出海正在发生质变。深圳正从“性价比硬件”出海,转向“硬核科技+极致体验+绿色可持续”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出海。像荣耀的端侧AI安全技术和硅碳负极电池,解决的是行业共性难题。这说明,深圳企业正在全球市场扮演“创新定义者”和“标准制定者”的角色。

展望未来,深圳将继续巩固全产业链配套优势,特别鼓励在基础软件、核心算法等短板上实现突破。同时,将积极引导企业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深度融入研发制造全流程,让深圳的智能制造生态更智慧、更开放、更具韧性。






内容来源:深圳特区报、南方日报

编辑:刘嘉雯

审读:黄淳 马丹 张越

如需转载,请注明以上内容